平安城市项目概述
国家政策
1996年公安部出台《“九五”公安工作纲要》,文中提到“坚持走科技强警之路”,“科技强警”首次以文件形式出现。
2003年,公安部发起第一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北京、苏州、杭州、济南作为较早开展城市视频监控 建设试点),共计21个城市。
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共政治委员会,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意见》 。同年,在第一批4个视频监控试点城市的经验之上,“3111”工程迅速推进,第一批共22个示范城市开展视频监控项目建设。
2006年第二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开始,共计38个城市。同年“3111”工程第二期建设也迅速开展,共66个城市及其下属419个县市。
建设背景
近年来,我国整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社会治安状况也日趋复杂,公共安全问题不断凸现:城市犯罪日益突出,手段不断更新、升级。 社会治安防控系统广泛应用在各种场合,比如仓库的监控、重要交通要道的监控以及其它重要位置的视频监控。人们可以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便能看到各个重要场合的实时图像情况;还可以不离开办公室就能处理各现场的突发事件,监视事件处理的全过程,并能看到处理后的现场图像效果。
对道路与社区不仅在白天,在夜间也能实现有效的实时监控。这对于道路交通秩序与社会治安监控的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对部分路口道路与社区可以实现无人职守,用有限的人力物力做有效的工作;还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视频监控所提供的录象资料还可以对交通事故的处理提供强有力的证据和材料。所以安装视频监控系统不仅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还可以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于提升交警、公安系统、其它各政府职能部门工作效率,乃至城市的形象,都有着的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设思路
建设平安城市工程,涉及面广、耗资具大,我们的主导思想是做到四个结合:
一、社会治安防控功能与办理政务功能相结合,即一网多能(城市管理,出租屋管理,流动人口管理,自然灾害监测,环保监测,消防监测)。
二、是新增投资与现有资源利用相结合,即通过对现在有分散的、独立的社区监控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与平安城市工程网络的结合。
三、警员监控与社会力量监控相结合,即以社区、小区为基础,进行分级管理、分级监控。
四、传统监控手段与新技术相结合,即将先进的图像识别、分析、预警技术引入监控系统。
网络建设
随着近些年来相关的建设纲要的推出,一些试点城市已经建设了相关的平安城市试点工程,已经有一定规模数量的监控点,并达到了一定规模的监测区域。但不可避免有一定的盲区,还无法接入到监控系统中,同时对一些城市的新的区域有建设需求,所以相关城市管理者对于未纳入安防监控区域及相关盲区有强烈的补建意识。
对于已建设的平安城市管理系统,可直接利用并补充。
对现有已经安装的存量监控点,以及将要新建的监控点位可通过现有光纤的扩容汇聚,或者采用相关无线网桥做为传输链路的解决方案。采用无线网桥可作为快速建网的一种手段。
无线平安城市解决方案
系统设计概要
无线平安城市治安电子防控系统,是指以某辖区为信息汇接点的实时图像监控系统,在某辖区内主要道路、重要场所、要害部位和标志性建筑周边等位置安装合适的摄像机,通过无线链路将前端的视频图像传输到社区监控中心,实现采集图像的切换、控制、显示、存储和发布等功能,整个图像监控系统,包括摄像机等相关的前端设备、传输设备、链路、监控中心设备、上级应用设备等。
主要可以满足如下功能:
- 实时监控
系统具备实时监控能力,对监控点可以采用全实时的方式进行监控,并进行本地录像,通过平安城市综合管理系统可以随时在本地或者通过系统网络对其他节点图像进行浏览、控制,并支持系统内各级的录像检索等操作。
- 全数字化、全IP结构
系统实现信号全数字化形式,视频等各种数据均以数字化形式在网络内部进行传输并且网络基础设计结构采用全网IP化管理方式并启用了三层交换模式,除模拟摄像机外的所有设备均有全网独立唯一的IP地址,大大降低了系统维护和管理的难度。
- 先进的无线传输技术
系统内各个监控点均采用无线进行视频信号传输,在设计上我们采用电信级设备,周密规划了安装计划不仅提供了大带宽的数据传输同道同时还预留了很多扩展空间以备日后升级扩容,同时在设计上依照要求加入了漫游的扩展空间,系统可以随时升级成一个强大的无线网络环境并为政府部门其它应用提供更多资源
- 系统严格的安全设计
无论在IP规划、软件系统还是无线传输设备上均有各自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整个系统在一个稳定、安全的使用环境下运行
- 强大的扩充、升级能力
系统充分考虑到政府工程的各项因素,在数据传输设备上大胆启用先进设备,在带宽和架构设计上均为日后的升级、扩容预留足够的空间,在系统软件上设计预留了各种接口,可以很轻松的与其他软件进行对接(如政务网等)。
系统结构图

- 第一级:公安分局
在系统中区政府拥有高管理权限,可以随时控制、使用、调度管辖区内各个辖区派出所和社区的资源,这一级别在整个系统内是唯一的。
- 第二级:派出所
在系统中派出所可以对其管辖区内的资源进行控制、使用、调度该级别无法控制使用第一级(公安分局)的资源,派出所与派出所之间可以通过授权互相访问或禁止访问,不能在未授权情况下访问其他派出所资源。
- 第三级:社区警务室
在系统中社区警务室一级是较小逻辑单位,负责收集由前端摄像机传送回来的数据并且在本地集中存储,一般情况下社区资源只能有上级派出所和公安分局进行管理,社区警务室与社区警室务之间未经过授权不能互相访问,也不能访问上一级的资源。
系统以分布式结构建设各级操作平台和监控中心,通过合理的组网方式搭配和严格的权限管理,理论上可以支持无限量的视频终端,在基础架构保证上只要增加相应的硬件设备即可轻松完成更大量的并发请求,同时系统设计无论在传输设备还是软件平台都预留足够的接口和空间,为兼容其他系统和与政务网等的无缝对接提供有利条件。
无线组网综合示意图:

|